热评丨升级“移动的家” 汽车后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把一辆普通的车改成床车需要几步?“到了露营地,直接把后排座椅拆下、靠背放平,前面挂上坐垫延长板,铺上定制的乳胶床垫,一个享有风景的‘大床房’基本成形了。”与此类似,还有网友把自己的“小面”找专门厂家稍加改造,变成了符合需求的“钓鱼车”。——这样的“改造”,俨然已成了当下露营、自驾游的一个新趋势。

原来,“小”汽车的背后还有这么“大”的市场。对于自家的小汽车,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单一的交通功能,而是根据自己的使用偏好,为其定义更丰富的使用场景和功能。一幕幕多元化的消费新场景,正在为汽车后市场注入蓬勃的活力。


从汽车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售后使用环节中的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就是“汽车后市场”。过去,大家对于家用小汽车的消费项目主要就是维修服务和配件;如今不一样了,汽车成了承载人们生活的“移动空间”,大家更加注重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改装、赛事、露营旅游……不断催生出了汽车后市场的种种新选择、新热点。

“车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把车弄得漂亮点,开车时心情都会更愉快。”这位95后车主对汽车改装的热衷,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改装店通过提供专业合法的改装服务,满足车主对于车辆外观、内饰、性能等方面的个性化升级需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广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北、北京等六地车主在汽车改装消费上的人均消费已超千元,贴膜、车体改色、升级汽车音响设备等方面的改装项目,占到了整个汽改市场的85%。从车载冰箱到车载空气净化器,再到宠物车载专用座椅,越来越多的生活用品被“搬进”车内。小空间里蕴含大市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正在推进相关产品的更新迭代,更好地激发汽车后市场的扩大发展。


“车队一住就是一周,这一周的销售额相当于平时一个月的数字。”再以赛事消费来说,前几天,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在上海落下帷幕,短短3天超过22万人次前来观赛。除了参赛车队,赴现场观赛的车迷也会选择入住当地酒店,多家旅游机构还针对车迷量身定制了旅游线路,“赛车体验馆”搜索量同比上涨310%,“室外卡丁车”搜索量同比增长130%,赛车带动周边相关行业热力值飙升。突破传统赛事的边界,“赛事主场”进化成一座城市强劲的“消费主场”,由此带来的消费潜力在此刻具象化了。

近期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延伸汽车消费链条,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53亿辆。随着这一数字的持续攀升以及新政策的护航,汽车后市场定会潜力巨大,这就要求企业更要下足功夫,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摸到消费脉搏,实现服务的升级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体验,让这个集出行、休闲、社交、娱乐于一体的“移动空间”,成为提振消费和拉动内需的一个新动力。 

相关产品

评论